学术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学术动态

光明日报:以育人合力彰显思政工作实效

时间:2018-10-16来源: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点击:981

编者按:2018年10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“知与行”专栏刊发我校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党总支书记徐川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的文章,现转发全文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,并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、做到个人。这为广大思政工作者指明了正确政治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、坚定了强大信心。


如何理解生命线?线首先强调连续性,要一以贯之,有始有终,贯穿始终,无处不在,线不能断,不是孤立或碎片,也不能是零散或隔离;既然是生命线,就是说这条线利害攸关,影响全局,不能失踪,不能失语,不能失声,不能看不见,不能不说话,不能听不到。既然贯穿始终,工作的主体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思政教师,还包括专业教师、党政干部、行政后勤等等所有教育从业人员,最终目的就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。


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,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,各科教师要“守好一段渠,种好责任田”,“教育者先受教育”,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,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。所以,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达成的重要共识就是要纠正认识的误区,不能认为“价值引领”仅仅是“思政课”的任务和责任,其他专业课程则只负责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。


毋庸讳言,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,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“两张皮”“平行线”的现象,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、专业教学缺少交融共振,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,“课程思政”应运而生。“课程思政”的核心指向绝不仅仅是看增加了几门课,又或者是多搞了几项活动,而是要衡量教育的过程是否蕴含着价值观培育和塑造。“课程思政”既不能“花拳绣腿”,也不能“喧宾夺主”。一方面要坚持思政为底,夯实基础,涂好底色,扎牢底盘;另一方面要坚持课程为先,立足主责,聚焦主业。课程和思政,类似于1和0的关系,不能单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。没有好的课程建设,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也失去了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,因此要在讲好专业课的同时,有意识地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拓展点。比如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爱国就可以引申为国家信心、历史视野;敬业可以引申出献身国防的责任感、航空报国的使命感;诚信则引申出严谨求实、科学精神的培养等等。将知识点与思政点相互融合,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,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。


一言一行总关情,一草一木皆有心。校园环境、文化氛围对青年性格培养构成了天然的熔炉,管理和服务的思政滋养同样在点点滴滴之中。一个校园也可以看作是一方池塘,其环境景观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,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,都是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无声而持久的思政工作力量。比如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人性化就是爱岗敬业的现场示范:环卫工人认真清扫每一寸校园,门卫保安坚守每一个岗位,宿管阿姨认真检查每一间寝室安全,食堂师傅热情端上每一道饭菜,他们的友善、敬业、付出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。这其中传递出的态度、服务和言行,都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,使他们从生活细微处受教育,是谓“久久为功必有回响”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大学生进入宿舍总能够饱含深情地喊一声“阿姨好”,这也是为什么毕业多年的校友对母校食堂总是念念不忘。完善齐备的基础设施、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、优质贴心的细微服务、积极向上的职业状态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,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感悟,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,校园也是精神家园,食堂也是思政课堂,操场也是思想赛场,跑道也是人生大道。


总之,形成育人合力,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,让所有环节都能彰显思政味道,所有教工都能呈现思政育人,就能形成育人合力,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全员、全过程的思政教育生态。


友情链接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号码:025-52115201025-52116005
  • 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
  • 邮编:211106

欢迎关注官方微信